在本月18日發表的「毒家舊聞-為什麼投資總是賠」一文中

曾提到台股基金上半年全盤皆墨

今天就要完整揭露為何不建議投資人買基金的真相

首先我們先來看一篇「萬寶季刊的報導-基金費用知多少?」

萬寶季刊 2009-07-13 第09秋季號期   文◎蔡孟君(CSIA證券分析師)

資料來源:http://mag.chinatimes.com/mag-cnt.aspx?artid=1181

默默付出,絕不是美德,踢爆1%、2%小數字的假象,拒絕再當呆頭鵝!

投資基金,每年收你1%、1.5%或是2%的費用,在投資人只注視高報酬的心態下,看起來似乎是微不足道、還可以接受的小數字。但是市場總會循環輪替,基金的高報酬沒有永遠不墜的神話,可是1%、2%的費用卻照樣得付,投資人若仔細檢視這些數字,才會知道自己損失了一筆可觀且完全無法回收的資金。

舉例來說,投資人買進一檔年化報酬率10%的基金,扣除2%可能的通貨膨脹率,實質報酬率為8%。假設投資人每年被收取1.5%的成本費用,實際獲利率變成6.5%。以20年時間計算,8%報酬率可以讓100萬元成長到466萬元,但扣除成本費用後的6.5%報酬率,只能讓100萬元變成352萬元,支出了114萬元高額的成本,不等於經歷了一次25%的市場重挫震撼?

一次性成本 費用好幾筆

民眾購買基金時,銷售機構會先收取「申購手續費」,這是第1筆費用。接著,多數投資人申購共同基金是透過「特定金錢信託」方式,因有信託行為產生,銷售機構對於投資人在持有基金期間,會收取提供信託保管服務的費用,稱為「信託保管費」。銀行就是採用「特定金錢信託」模式,因此投資人在贖回基金時,將會依實際投資天數被收取0.1~0.5%信託保管費用,直接自贖回款項中扣除,這是投資人所需支付的第2筆費用。
目前國內銷售的海內外基金多屬於開放型基金,基金公司為了增加投資人資金運用及操作的彈性,多數均允許投資人在其旗下各基金間自由轉換,轉換費用分為「名目費用」以及「隱含費用」。名目費用就是手續費用,各銷售機構計算的方式不同,有的採「定額法」,不論金額大小一律收取固定費用;有的採「定率法」,依轉換金額的固定比率收取手續費用。
目前市場上銷售機構多半採取定額法,一次收取500~800元不等的轉換手續費用,這項費用是投資人所需支付的第3筆費用。而所謂的「隱含費用」,就是基金公司在計算轉換資產價值時,會內扣相關行政轉換費用,這又是投資人所需支付的第4筆費用。

持續性成本別忽視 淨值藏玄機

不同於一次性成本,持續性成本的費用都是內扣,直接反應在基金淨值中。一般我們都會注意到的持續性支出,就是管理費(Management Fee),在台灣核備上架的境外基金中,股票型基金最常收取1.5%,債券型基金最常收取0.75%。如果投資人以為,基金公司只內扣1.5%或是0.75%的管理費,那就打錯算盤囉!
共同基金的持續性支出不止有管理費,再細看公開說明書的內容,一檔基金正常支出至少還包括了以下項目:銀行保管費、律師顧問費、會計師簽證費用、日常行政費用。這些林林總總的細項費用加總起來,才是基金淨值中實際被扣掉的費用。

配息基金 費用再添一筆

任何股息發放,會因發放之額度而降低基金股份的價值,進而導致基金淨值的減少。另外,基金公司由於需要人力行政作業來完成相關配息工作,因此,投資人每配息一次,就需要付一次行政費用,而這些配息費用,也是隱藏在淨值計算之中,小心配到利息,卻賠掉績效。

成本控制晉升為20%贏家

我們常會提醒投資人,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績效,基金獲利的預期必定伴隨虧損的風險,這表示市場變化的不可預測性。但是投資一檔基金的費用成本,卻是投資人可主動選擇,甚至加以避開的,「你不理財,財不理你」的投資名言總能朗朗上口,但是「聰明理財,成本控制」才能在投資市場中,成為八二法則中的20%贏家。

事實上,根據圈內友人所述:

一檔6億規模的基金,每月啥動作都不用做,

就可以幫一家投顧投信公司進帳大約30萬元左右,一年就要360萬,很多嗎? 

別鬧了!360萬 ÷ 6億 = ? 才0.6%而已!一般投資人哪裡感受得到?

隱含費用名目過多、成本高昂,這是我不買基金的第一個原因。

 

買股票,除了基本面、技術面、籌碼面、趨勢面…

我還可以挑公司經營者過去的風評與誠信,

像鄭崇華、林文伯、陳瑞聰、張忠謀、蔡明介…

但買基金,你卻只能看過去的績效和基金經理人驚世駭俗的介紹,

以及一大堆可以把責任推到一乾二淨免責聲明:

注意警示.jpg 

看到沒有?這是一檔相當有名,且自1991年成立至今績效高達700%以上的基金!

一樣將責任推到冥王星那麼遠~

這就產生了兩個重點,第一點是基金經理人的誠信與操守,您真信的過嗎?

第二點是基金的實際報酬率,真的是700%嗎?

事實上,基金也是有賺有賠的,而且一樣是少數贏家賺大多數輸家的錢,

因此每年有一狗票的基金經理人會轉換跑道,

但在轉換跑道之前,你知道他們能做些什麼嗎?

1.跟單:如果你是基金經理人,你知道將要拉抬哪一檔股票時,可不可以用人頭帳戶先去低價買進,然後大撈一票呢?大撈一票撈的是誰的錢?散戶的錢?當然!但也稀釋了基金投資人的獲利;

2.對價:幫公司派或主力解決高檔出清存貨的問題,比如說XX上櫃公司公司派要出清20000張15元的股票,事成之後依一定比率或定額,比如說給基金經理人現金800萬元,換作是年薪200萬的你,不管是跟主管處不好也罷,或是反正因績效太差已經被迫要轉換跑道,你幹不幹?9成9會卯足了勁幹!

因此你買基金賠錢?只是剛好而已啦~

啥?!我危言聳聽?!你乾脆說陳X中召妓事件是我爆料的算了~

真的有人曾經託我幫忙找買家,因為連幫忙找買家的人都會有一筆酬庸,

只是我為了個人安全因素,表面敷衍答應了事。

不然各位看倌也可以去看看第52期的168周刊是怎麼寫的吧。

雖然寫的是國安基金和四大基金的故事,但跟實際的狀況也相當吻合

(168介紹的股票我從不看,但有些內容還不錯的文章我會看)

因此,基金經理人的誠信與操守,是我不買基金的第二個原因

 

接下來讓我們看下張圖表

基金線圖.jpg 

哇賽!總報酬率高達七百多趴!!!用 700 ÷ 19 = 36.8 一年竟然有36.8%?!

當然不是!這是複利的效果!若依現值回推年利率,差不多只有11%罷了!

況且所謂的七百多趴,是從1991/7/15開始投入第一筆,

到現在尚未贖回的錢才有這個獲利率!

那還不如參考我的傻瓜投資術會賺的更有效率!

而且,也要你選到對的基金,要是選錯檔,

就跟買錯股票一樣,未蒙其利,先受其害!

基金獲利率太低!是我不買基金的第三個理由。

 

其實一般會買基金的人,可以分三大類組

第一類組是數量最龐大的族群,

大部份是因為看不懂股票的技術分析、基本面…或是懶得顧股票的族群

第二類組是是以分散風險為目的 ,比如說全球型是運用全球佈局來分散風險~

平衡型是利用股債的反向關係做避險~

第三類組是挑自己看好的區域或產業,

比如說:看好新興市場國家、原物料或礦業、綠能環保產業

若以分散風險的角度來看,除了高昂的費用成本外,我也不能說是錯誤的選擇,

而且通常第二類組的人比較會用心做功課~

但若是像第一類組因為不懂股票就選基金的人,

卻只是放著不管,不知道要高出低進,會有什麼下場?

我馬上舉個例子做說明:

「假設」有一檔基金叫台灣50基金好了,現在用台灣50的週線技術線圖來看~

0050T.jpg

在黃線以下才開始買進的,我要恭喜您!因為您是不折不扣的贏家!

但要是您買超過四年以上的,請繼續耐心看下去~

至於剛好買差不多四年的,我也不知該向您道賀還是該替您感到難過~

這四年來的均價是53.09,而2010/7/23收盤價是:53.7!!!

知道問題在哪了嗎?表示這四年來定期定額買進的均價大約就是53,

扣掉一堆有的沒的費用,根本就不用跟定存比,因為實際上已經是負值了!

怎麼可能像電視廣告一樣,只要去水族館一直買金魚,

到最後就會有一缸子金魚那樣的榮景,難道養魚都不會有魚掛點的嗎?

(唉!開始想念起我那隻死去多時的紅尾金龍了~)

不信再看看我之前發表的文章:毒家舊聞-為什麼投資總是賠?

上半年基金績效皆為負值,甚至比買台灣50還不如!!!

簡直是喪權辱國,割地賠款兼做兒皇帝~有這麼嚴重嗎?

至於第三類組看好區域或產業的人,當然也是會做功課的人,

不然哪知道啥叫新興市場?哪會看好綠能產業?更不會原物料跟肥料傻傻分不清楚唄~

但我要說的是,如果是以產業來說,台灣除了沒有豐富的天然資源外,

產業面是相當犀利的,套一句大陸用語叫:相當牛B~

在此提供一份我在當記者去採訪時所獲得的資料:

台灣競爭優勢.jpg

看到了嗎?這不是台灣的軟實力,而是台灣正港的硬實力!

(股哥忍不住又要譙了:那些口口聲聲喊愛台灣的人,你們懂這些嗎?連台灣最優勢的產業都不知道,拿什麼出去跟老外拼啊?愛台灣是喊爽的嗎?知道你們家最近的那座山、最近的那條河叫什麼名字嗎?淡水河流經哪些縣市?你們開的是什麼車?用的是哪一國的手機?買的是哪一國的電視?不要再騙我了!我都堅持用台灣貨!而且拒買韓國貨!就算不為了自己,也是為了下一代)

還有一些前三名的產業沒寫在裡面:像豪華遊艇、觀賞魚、蘭花、政論節目(世界最扯)…

要選什麼產業?太陽能嗎?台灣已經是世界第一了!LED也是世界前三名

通訊產業嗎?不論是無線區域網路或是數據機,我們都是前兩名~~

而兩岸關係可說是六十年來最和諧的時刻,大陸又是世界經濟的火車頭,請問:

哪個區域最值得投資?

台灣!

哪些產業最值得投資?

台灣產業!

所以,第三類組的投資人啊!投資台灣就對了!

選什麼區域?選什麼產業啊?真是的~

可是股哥,台股基金上半年都烏雲罩頂,叫我怎麼支持台灣啊?

那是基金啊!所以才要你們來這個版看看股哥的心得兼真相報告啊!

我才會苦口婆心來說明不買基金的真相啊~~~

但還是美女圖比較受到青睞~~~哇哩咧~~~

我們再舉一檔基金為例(哪一檔我就不說了,因為知道這一檔的只有三個人,一個是我,一個是當事人,
另一個我不能說~~~哇哩ㄌㄟ!張友驊上身了!):

3YY.jpg  

這是近三年績效,我想投資人看了會ki肖!在我看來覺得是積笑~

原來近三年他們都住在美國首府-白宮了~

3Y.jpg

12年前投資到現在的也才不過獲利93.2%,依現值回推就不敢算下去了~

以免看了傷投資人的心~

再看看前五大投資組合:

投資組合.jpg

嘉澤耶!想知道他的走勢有多牛B嗎?

3533t.jpg

2008年5月23日(小馬哥就職後第一天上班)剛上市也才40元,一路殺到剩17元,

現在是~!@#$%︿&︿%$#@!~

喂!這是檔啥基金啊?都買到這種股票了,表現還這麼差?

錯錯錯錯錯!基金不能降子看的~

雖然這支股票佔該基金最大權重,達6.337%,但一不知買進價位,二也只佔6趴多~

不能過度期待和依賴!

但是,如果當初投資人自己去買這檔股票的話,相信也比買這檔基金好吧?

找得到就豪野了!股哥又在練宵話了~~~

所以,選基金也不是那麼好選的不是嗎?

就算選到正派的經理人,也不見得能選到高竿的操盤人,甚至投資組合高達30種股票!

比選股還要麻煩!這是我不買基金的第四個原因!

 

接下來談談如何選一檔好的基金~~~

咦?!股哥不是說不買基金的嗎?

是啊是啊!我是不會去買,但還是很多人會去買吧?

我曾經推荐客戶買復華投信的基金,原因是~~~

為了業績!廢話!

好吧~其實我最重視的一點是:

基金經理人待超過八年!!!

待八年有什麼好?阿扁也待了八年,把咱們台灣搞的是~!@#$

等下又有DPP支持者來開譙了~

重點是一個基金經理人顧了八年,投資組合內的個股已是瞭若指掌,

對於漲跌的轉折也較易掌握,此其一也

而能待那麼久表示其績效必然有一定水準,否則,就會跟A槽一樣,被淘汰了~~~

(忍不住哼了幾句:只能說我輸了~也許是你怕了~~~我卻得到你安慰的淘汰~~~~)

最重要的是-這是一種永續經營且負責任的態度!

(部屬犯錯就下台,其實是一點都不負責任的態度!要也是鞠躬盡瘁、死而後已)

因為要一直經營下去,就必須不斷全力以赴,才能夠一直持盈保泰~

這樣的經營態度,也在事後證明我的看法是對的!

(至目前為止啦!哪天換經營管理者之後我就不敢保證了,當初推薦的兩檔都上榜)

圖資來源:http://smart.businessweekly.com.tw/event/2009/fundawards/list2009.php

1.jpg2.jpg3.jpg31.jpg4.jpg5.jpg6.jpg

而且復華的基金還可以設定停利與複合式的投資組合,這點也是利於投資人的模式

只不過一旦停利時,我倒是不建議立即再轉投入其他的基金(可以先停、看、聽)

股哥!你是復華投信的人馬齁?還是收了他們多少錢?

說真的,我還蠻想認識認識復華的人,看看到底是什麼三頭六臂那麼厲害呢!

說了這麼多five-four-three~

相信各位應該也知道基金的陷阱在哪了~

其實最讓我不敢買基金的原因,還是在於基金經理人的誠信與操守問題,

而且其不確定性可能要遠高於股票投資,一般社會大眾卻被矇蔽而不自知,

放心!等我要成立基金的時候,絕對會先po上來,

就叫「赴死坑小白宮殺盤子基金」,您覺得如何?

哈哈哈~~~

arrow
arrow

    股哥(Good-go)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1) 人氣()